租调的拼音、解释、组词

租调的简介:

zū tiáo/diào
1.租和调。古代的税制。

  • AI解释

词语“租调”在古代汉语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主要是指封建社会里的一种赋税制度。它指的是农民对国家或地主缴纳的两种不同形式的税收:一种是实物税(调),即按照一定标准交纳粮食、布匹等实物;另一种是货币税或者劳役税(租),即根据实际占有土地的面积,向国家或地主缴纳相应的钱款或是提供一定时间的劳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两种形式的具体内容和比例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五个使用“租调”一词造句的例子:

  1. 古代的租调制是一种较为公平合理的赋税方式,既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又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
  2. 《贞观政要》中记载:“租调之法……量入为出”,体现了唐朝初期对经济税收管理方面的谨慎和精明。
  3. 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二首》中提到的“租税从轻民自乐,况君乃肯询人瘼”,反映了当时政府实行租调制度后人民生活的改善。
  4. 作为历史爱好者的小李,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制度时,特别关注了宋代关于租调改革的相关史料记载和学术观点。
  5. 在一次古代中国历史文化讲座中,主讲人强调指出:封建社会的租调制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还深刻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稳定。

这些句子旨在帮助理解“租调”一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1 出代价暂用别人的东西:~房。~用。~借地。2 收取一定的代价,把房屋、土地、器物等借给别人使用:~佃。~价。~让。~赁(a.出租;b.租用)。3 出租所收取的钱或实物:房~。地~。4 田赋:~税。

tiáo,diào,zhōu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4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5 调理使康复:~养。~摄。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7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