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安内的拼音、解释、组词

攘外安内的简介:

rǎng wài ān nèi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AI解释

攘外安内》是一个成语,出自《后汉书·虞延传》,原句为“宁越、子房与人处,不显谏;身贵而志下,虽在患难,不动其节。是故君子安未可之福,养未至之禄,乐未得之友:斯三者,非常之分也。故君子所可,虽赴汤蹈火弗避也;所不可,虽支体解颐弗为也。今君处战国之间,而欲保全赵国,名尊主,功成于天下,则看其势固安矣!君如能以义动,其言即定,即胡、越之兵不足以为忧也;若义不动,则虽近虑,可无患焉。此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者也。”但后来人们常使用“攘外安内”来指对外抵御敌人入侵,对内安定内部秩序。

这个成语的具体解释为:攘(rǎng),排斥、驱逐;攘外,对外抵抗侵略,维护国家安全;安内,对内平定叛乱,巩固政权。整体含义是:要先做好防守和稳固内部,才有能力和信心去应对外部的挑战或危机。这反映了在处理国家内外事务时的一种策略,即内部稳定是对外抗敌的基础。

下面是五个使用“攘外安内”这个成语的句子:

  1.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我国必须坚持“攘外安内”的方针,既要在外交上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也要在国内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
  2. 面对国内外多重风险和挑战,中国政府提出要全面实施“攘外安内”政策,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3. 作为一家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背景下,既要关注全球市场的竞争(攘外),也要注重内部管理的提升和完善(安内)。
  4. 这位年轻干部上任伊始就表示,将全力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并坚持“攘外安内”的工作原则,以确保辖区的社会稳定与安全。
  5. 在应对网络安全威胁时,国家既要加强对外部黑客攻击的技术防御能力(攘外),也要注重提升内部网络系统的防护水平和数据保护措施(安内)。

分词解释

rǎng

1 侵夺,偷窃:~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其父~羊,而子证之”)。~夺。~窃。~善(掠人之美)。2 推,排斥:~斥。~除。~夷(抵御外国侵略)。3 烦乱:~~(纷乱)。扰~。4 捋:~袂。~臂。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ān

1 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慰。~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转危为~。5 装设:~置。~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能如此?8 姓。

nèi,nà

1 里面,与“外”相对:~部。~外。~定。~地。~阁。~行(háng )。~涵。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人。~亲。~弟。3 亲近:~君子而外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