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泊所的拼音、解释、组词

河泊所的简介:

hé bó/pō suǒ
1.元代在建康﹑安庆﹑池州等处设置的掌收鱼税的官署。明代广为设置,洪武十五年,全国有河泊所二百五十二处。清代只在广东设河泊所官二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掌收鱼税的官署。元代始于建康、安庆、池州等处设置,至明代广为设置,洪武十五年,全国共有河泊所二百五十二处。《明史.卷七五.职官志四》:「河泊所官,掌收鱼税。」

河泊所》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特指一种官署,主要职责是管理地方上的仓储、税收等事务。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代,《后汉书·西域传下》中就有记载:“都护置戊己校尉及戊己校尉、伊循城、楼兰、姑墨、温宿、龟兹、疏勒、于阗、莎车、精绝、扜弥等河泊所,各领其国。”这里的“河泊所”是地方上的行政管理机构。

详细解释

  • 概念: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在汉代及其后的王朝中,“河泊所”是一种专管地方仓储税收的官署。
  • 职责范围
  • 管理地方的粮食储备和税务征收。
  • 维护地方治安与秩序。
  • 可能还涉及一些地方性的小规模行政事务。

造句

  1. 唐朝初期,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朝廷在西域地区设立了多个河泊所来管理粮草、税收等事宜。
  2. 这个河泊所虽然小,但却是国家粮食和税收的重要节点之一。
  3. 汉武帝时期,设立了很多河泊所,以加强地方的财政管理和物资储备。
  4. 西汉政府在西域地区设立了多个河泊所,负责管理当地的粮草、税款及维护社会稳定。
  5. 在明朝,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中央也在边远的地方设置了河泊所

分词解释

1 水道的通称:~道。~沟。~谷。~流。~滩。~沿。~鲜(供食用的新鲜河鱼、河虾等)。~港。~湾。~网。~运。内~。2 特指中国黄河:~套。~防。3 指“银河系”:天~。~汉。

bó,pō

1 停船靠岸:~船。~位(航运上指港区能停靠船泊的位置)。停~。2 停留:飘~。3 〔落(luò)~〕见“落1”。4 安静:淡~(亦作“澹泊”)。

suǒ

1 处,地方:住~。哨~。场~。处~。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3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