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有余僇的拼音、解释、组词

死有余僇的简介:

sǐ yǒu yú lù
僇:通“戮”。形容罪大恶极,虽死还杀不够。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僇,杀戮。死有余僇形容罪恶深重,虽受杀戮也难赎其罪。如:「杨国忠、李林甫之辈误国害民,真是死有余僇。」亦作「死有余辜」、「死有余罪」。

1. 僇,杀戮。死有余僇形容罪恶深重,虽受杀戮也难赎其罪。如:「杨国忠、李林甫之辈误国害民,真是死有余僇。」也作「死有余辜」、「死有余罪」。

在纠正您的输入后,我理解您可能是想查询“死有余怒”这个成语。这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以形容人虽然死了,但仍有未平复的愤怒或不甘心。

解释:

  • 死有余怒:这个词组出自《晋书·索靖传》:“靖曰:‘此军争之地,容可住邪?’遂欲前。张孟绍曰:‘死有余怒,不可当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临终之前还充满愤怒或者不甘心,虽然最终未能如愿或无法改变结果,但精神上依旧强烈不满。

造句:

  1. 他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他那“死有余怒”的神情仿佛还刻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2. 面对他的离世,我们心中都有些“死有余怒”,因为他留下的遗憾和未完成的梦想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行。
  3. 尽管他已经去世,但那份“死有余怒”的精神仍然鼓舞着我们坚持下去。
  4. 听到他临终前的愤怒话语,人们都说那真是“死有余怒”。
  5. 他的离世虽然令人惋惜,但也让人感受到了“死有余怒”的力量和决心。

请注意,“死有余怒”强调的是人死后的强烈情绪状态,用来描述生者对其行为或态度的感怀与敬仰,而不是真实的死亡后仍有意识或情感的状态。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