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甲的拼音、解释、组词

楚甲的简介:

chǔ jiǎ
1.《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后常用为典,以"楚甲"借指精兵﹑劲旅。

  • AI解释

关于“楚甲”这个词汇,实际上并没有在汉语常用语或正式的历史文献中被广泛使用。这可能是一个特定情境下的用词或者是某个创意作品中的术语。“楚”代表的是古代的楚国,“甲”则是指盔甲或者士兵。因此,可以尝试结合这两个字的含义进行一些合理的解读和扩展。

解释

  1. 背景: “楚”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之一,以能工巧匠著称,其文化与技术在当时具有较高的水平。
  2. “甲”的多重意义:
  3. 可指代盔甲、防护装备。
  4. 也可以引申为“第一”、“最佳”,即最好的士兵或武器。

综合解释

结合以上,“楚甲”可以被理解为“楚国的最强士兵”或者“楚国有名的盔甲”。如果将其用于文学创作中,可以指代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一支军队,或者是精工细作、防护能力极强的盔甲。

造句

  1. 楚甲所向无敌,在战场上总是能立于不败之地。”
  2. “为了制作出最坚固的楚甲,工匠们日夜劳作,精益求精。”
  3. “这场战役中,楚军身披楚甲,英勇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4. “楚国的铁匠们以精湛技艺打造出了无与伦比的楚甲,赢得了四方赞誉。”
  5. “虽然敌军装备精良,但楚甲同样强大,双方战况异常激烈。”

请注意,以上解释是基于“楚”和“甲”的一般含义进行合理想象而来的,如果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此词汇,其意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分词解释

chǔ

1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2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捶~。夏~。~掠(拷打)。~挞(拷打)。3 中国春秋时国名:~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声。~歌(楚人之歌)。~狂。~腰(泛称女子的细腰)。~辞。四面~歌。~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4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剧。5 痛苦:苦~。痛~。凄~。酸~。6 清晰,鲜明,整洁:清~。衣冠~~。7 姓。

jiǎ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10 古同“胛”,肩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