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面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丢面子的简介:

diū miàn zǐ
丢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出丑,失面子。如:「你少在这儿丢面子!」也作「丢体面」、「丢脸」。

《丢面子》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描述在社交场合或公众面前由于某种原因而使自己或他人失去尊严、威信或者名誉的情况。在中国文化中,“面子”不仅指个人的面子,也包括家庭或群体的荣誉感和地位象征。“丢面子”的行为或事件往往会对个人的情感、自尊以及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详细解释

  • 出处:在古代,虽然没有直接记载“丢面子”这个成语,但是与之相关的文化概念早已存在。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丢面子”逐渐成为描述某人在社交场合失礼或行为不当导致他人或自己失去尊重的常用表达。
  • 用法:“丢面子”的使用场景广泛,可以用于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中,涉及个人、家庭乃至组织和国家层面。它强调的是公众形象和社会地位的变化。
  • 情感色彩:负面

造句举例

  1. 小明因为迟到被老师批评了,回家后又被父母训斥,这让他感到丢尽了面子。
  2. 老张在公司会议上没有遵守规矩,结果被领导当众批评,从此他在同事面前丢了面子。
  3. 在这次国际交流活动中,我们学校的小李同学表现优异,得到了国外友人的高度赞誉,避免了丢面子的情况发生。
  4. 李老板因为资金链出现问题而无法按时支付工人工资,这让他在社区里丢尽了面子。
  5. 小张为了维护家庭的面子,主动承担了父母之间矛盾调解的任务。

通过以上解释和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丢面子”,并能灵活地将其融入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分词解释

diū

1 失去,遗落:~失。~了工作。~盔卸甲。2 扔;抛弃:不要乱~垃圾。3 搁置;放:工作~下不管。技术~久了就生疏了。

miàn

1 头的前部,脸:脸~。颜~。~目。~~相觑。2 用脸对着,向着:~对。~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3 事物的外表:地~。~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额(票面的数额)。4 方位,部分:前~。反~。片~。全~。多~手。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鼓。6 会见,直接接头的:当~。~议。~晤。耳提~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平~。曲(qū)~。8 粮食磨成的粉:小米~。玉米~。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9 粉末:药~儿。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条。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这种瓜很~。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