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兵不攻服的拼音、解释、组词

义兵不攻服的简介:

yì bīng bù gōng fú
服:降服归顺者。主持正义的军队不去攻打已经降服归顺的士兵。

  • AI解释

词语“义兵不攻服”出自于中国古代的军事理论和伦理思想。这一表述通常出现在描述古代战争时,强调的是以正义为原则进行的战争不应过于严苛地征服对手的思想。

解释:

  • 义兵:指合乎道义、正当理由而发动的战争。
  • 不攻服:意味着即便是对方违背了正当的理由,也不应当用过分激烈或过度的方式去征服对方,强调的是在维护正义的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宽容和理性。

这一表述体现了古代先贤对于战争的理解——即便是为了正义而战,在达成目标后也应当有所克制,避免过度的暴力或严苛手段,这既是出于对对手的人道关怀,也是从长远角度考虑,以维持社会、政治稳定为目的的一种策略思想。

造句:

  1. 古代名将廉颇曾说:“义兵不攻服”,即使敌国无理,也应以礼待之。
  2. 孔子也曾强调:“义兵不攻服”这一原则,主张在战争中保持宽容态度,避免过度严苛的行为。
  3. 在《孙子兵法》中提到,“义兵不攻服”的思想,意即即使是正义的战争也要适度而为,不可过分。
  4. 某政治家在其演讲稿中引用“义兵不攻服”,表达了其主张在维护国家利益时应保持理性与宽容的态度。
  5. 当前一些学者提倡,在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时,可以借鉴古训“义兵不攻服”,以和平而非武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分词解释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gōng

1 打击,与“守”相对:~击。~占。~取。~心。~关。~陷。2 指责,驳斥:~难(nàn)。群起而~之。3 治病:以毒~毒。4 致力学习或研究:~读。~书。专~医学。

fú,fù

1 衣裳:~装。制~。2 穿衣裳:~丧。~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务。~刑。~兵役。4 顺从:信~。佩~。降(xiáng )~。~辩(旧指认罪书)。~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不~水土。6 吃(药):内~。7 乘,用:~牛乘(chéng )马。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