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缊乞火的拼音、解释、组词

束缊乞火的简介:

shù yùn qǐ huǒ
束缊:束一扎可烧的大麻为火把;乞火:借火。搓麻为引火绳,向邻家讨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

  • AI解释

束缊乞火》出自中国古代典籍,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古人使用的一种求取火焰的方式。其中“束缊”指的是将乱麻或旧棉絮扎成一捆,“乞火”则是向别人借来火焰。整句话的意思是形容在古代,没有火柴或打火机的情况下,人们会用燃烧过的旧棉花或其他可燃物扎紧后,再去向邻居借取火焰以点燃这些准备好的材料。

详细解释

  1. 束缊:将乱麻、旧棉絮等易燃物捆绑在一起。
  2. 乞火:请求他人给予火焰。在古代,人们常常借用他人的火焰来生火取暖或者照明。
  3. 成语意义:比喻自己准备好了条件但还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或资源才能成功。

造句

  1. 这次创业虽然我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在资金链上仍需向朋友求助,就像《束缊乞火》那样借取他人之力。
  2. 小李新买了一台车,在学会自已加油之前,他决定先请教有经验的朋友来“束缊乞火”,学习加注燃油的方法。
  3. 学习做实验时,遇到某些复杂的步骤需要额外的设备或材料,就像《束缊乞火》中的比喻一样,有时也需要向老师求助或者借用实验室里的仪器。
  4. 项目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现在我们还需要向公司内部其他部门借取一些技术资料,这有点像是“束缊乞火”的过程。
  5. 在准备一场重要的演讲之前,小王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依然有些紧张,他决定像古代人那样,“束缊乞火”,即向更有经验的朋友或导师求助以获取更多的建议和鼓励。

分词解释

shù

1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2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3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4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5 事情的结末:收~。结~。6 姓。

1 向人讨、要、求:~求。~丐。~灵(向神佛求助)。~怜。2 姓。

huǒ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速。十万~急。3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4 发怒,怒气:~暴。~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6 形容红色的:~红。~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