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阃的拼音、解释、组词

出阃的简介:

chū kǔn
1.《礼记.曲礼上》:"外言不入于捆,内言不出于捆。"郑玄注:"外言内言,男女之职也。不出入者,不以相问也。"原谓男职官政,女职织纴,各有司事,不得互相干预。后以"出阃"指后宫越职参预官政。 2.犹出门。

  • AI解释

《出阃》这个词语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将军事指挥权从宫廷内移至军营外。其中,“出”是离开,移动的意思;“槛”是指古代宫禁或监狱的门栏,这里特指宫廷。因此,《出阃》一词常用于描述君主或高级将领亲自到前线去指挥作战或者巡视的情况。

详细解释

  • 出处:《出槛》这个词语在现代使用较少,在古代文史中较为常见。
  • 用法:“出槛”通常用于形容帝王离开京城,前往军事重镇或者战场直接进行指挥和决策。它体现了君主重视军队建设和国防安全的精神。

造句

  1. 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在平定东突厥的战争中亲临前线,《出槛》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2. 为了加强边防建设,宋朝皇帝多次《出槛》,巡视西北边境,亲自了解军情动向。
  3. 清代康熙帝面对噶尔丹叛乱,决定《出槛》,御驾亲征,最终平定了叛乱。
  4. 在明朝时期,《出槛》成为一种制度性的安排,每当国家面临重大军事威胁时,皇帝会亲自前往前线指挥。
  5. 刘邦在楚汉争霸中,《出槛》至彭城,成功扭转战局。

以上造句以历史情境为例来说明“出槛”的用法及其重要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