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角斗争的拼音、解释、组词
蜗角斗争的简介:
wō jiǎo dòu zhēng
蜗:蜗牛;蜗角:比喻极微小的境地。比喻为极小的事而引起大的争执。
蜗:蜗牛;蜗角:比喻极微小的境地。比喻为极小的事而引起大的争执。
- AI解释
《蜗角斗争》一词源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其典故出自《庄子·则阳篇》,主要用来形容那些因小事而发生的争执或矛盾,比喻人们为无关紧要的小事而争吵不休。这个成语用“蜗角”和“触蛮”来形象地描绘这种微不足道的斗争。其中,“蜗角”指的是蜗牛壳上的小孔口;“触蛮”则来源于庄子笔下的寓言故事。
详细解释
- 来源: 这个词出自《庄子·则阳》篇,原文提到:“有国于此,而君哀怜之,百姓戴悦焉。若使衣冠而为禽兽可也。此何苦而争之?”接着,庄子用了一个寓言故事来说明这个观点:两群蜗牛在两只大蜗牛的壳上争夺栖息之地,为了这点微不足道的地方,它们不惜与对方战斗至死。
- 含义: 《蜗角斗争》比喻那些因为琐事或无关紧要的问题而引起的争吵、争执。它强调这类争论无益且徒劳,人们应该看清楚真正重要的事情。
造句
- 小明和小刚为了争夺最后一块巧克力而大动干戈,简直是典型的蜗角斗争。
- 在今天的会议中,大家不要陷入蜗角之争,而是要集中讨论我们项目的发展方向。
- 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各种蜗角斗争,但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做好自己,而不是和别人争个高下。
- 我们不应该为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斤斤计较,毕竟这些都是蜗角之争罢了。
- 朋友间的误会有时会引发蜗角之斗,其实只要冷静沟通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分词解释
蜗
wō
1 〔~牛〕软体动物,有螺旋形扁圆的硬壳,头部有两对触角。吃嫩叶,对农作物有害。某些种类可供食用。2 〔~居〕喻窄小的住所。3 〔~螺〕软体动物,壳如笋状,螺层长,壳顶尖,生活于湖池中。4 〔~蠃〕软体动物,壳淡玳瑁色,壳口边缘略翻出,生活于湖溪中。亦称“螺蛳”。
角
jiǎo,jué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2 形状像角的:菱~。皂~。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
斗
dǒu,dòu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 形容事物之大:~胆。4 形容事物之小:~室。5 像斗的东西:~车。~笠。~篷。熨~。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气冲~牛(怒气冲天)。7 圆形的指纹:~箕。~纹。8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 古同“陡”,突然。
争
zhēng
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2 力求实现:~取。~气。~胜。3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