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蛮书的简介:

mán shū
1.给蛮方的战书。

  • AI解释

蛮书》,又称为《蛮夷志》,是一部记载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及其地方事务的地方志,成书于唐代。《蛮书》分为上下两卷,共二十卷,它不仅记录了当时民族地区的地理、风土人情、物产、风俗习惯等信息,还涉及到了部分政治制度和经济活动的内容。

以下是五个关于“《蛮书》”的造句:

  1. 为了更好地研究唐代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史学专家仔细研读了《蛮书》,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 在古代文献里,《蛮书》是了解当时少数民族社会情况的重要资料之一。
  3. 贸易往来频繁时,商人们会参考《蛮书》,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和环境。
  4. 历史学家通过对《蛮书》的研究,发现了唐代政府对西南地区进行管理的一些重要策略。
  5. 蛮书》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地理文献,也是研究古代民族关系的重要历史资料。

分词解释

mán

1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横(hèng )。~不讲理。2 愣,强悍:一味~干。3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荒。4 方言,相当于“很”:~好。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