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沙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掺沙子的简介:

chān shā zǐ
1.把沙子混合到其它东西里面。一度指在干部﹑知识分子队伍中插入工农兵人员。

  • AI解释

词语“掺沙子”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主要是指故意在某件事情或某种评价中加入不实或者负面的信息,以破坏整体的质量或公正性。这个成语有时候也用来比喻在技术、工艺等操作中不慎或故意混入杂质。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掺”是混合的意思,“沙子”是一种细小的颗粒物。将“沙子”加入到某种物质中,可能会改变这种物质的性质。
  • 引申意义:在人际交往、评价或决策过程中故意引入负面因素或不利信息,以达到破坏整体效果的目的。

造句:

  1. 在项目评审时,他为了打击竞争对手,特意掺沙子,给对方打分拉低了很多分数。
  2. 小王为了防止同事小李升职,总是在背后说他的不是,不知不觉中就在工作中掺了一些沙子进去。
  3. 公司在进行年终奖评定的时候,有些员工出于嫉妒心理,偷偷地向评价表上添加了负面评价,这种行为就是所谓的“掺沙子”。
  4. 为了保持团队的和谐与公平性,在做团队评估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掺沙子的行为,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5. 在项目合作中如果一方为了达到自身目的故意在谈判中掺入不利条件或误导性的信息,这无疑是在“掺沙子”。

这些句子展示了“掺沙子”这一成语的多种应用场景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

分词解释

chān,xiān,càn,shǎn

1 同“搀”。

shā,shà

1 非常细碎的石粒:~子。~石。风~。~尘。~砾(沙和碎石块)。~漠。~丘。~滩。~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暴。~浴。~疗。~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2 像沙的东西:~糖。豆~。~瓤。3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哑。4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