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银的拼音、解释、组词

番银的简介:

fān/pān yín
1.外国银元。

  • AI解释

番银》,在古代中国的货币体系中,特指外国或少数民族地区所流通的银两。它是一种与传统的“官银”(即官方铸造并流通的标准银两)有所不同的银币种类,因其来源和形制等特征而区别于标准的官银。这类银两通常具有独特的铸造工艺、样式和重量,往往反映了该地区的文化特色或经济背景。

详细解释

  1. 来源与流通范围:《番银》多用于边疆地区或者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的场合,例如在明代中后期的南洋等地域,《番银》成为了重要的货币形式之一。
  2. 种类多样:根据发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番银》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荷兰、西班牙等国发行的银币,其外观和重量可能与中国的官银有所差异。
  3. 使用场景:《番银》在历史上多用于贸易支付、地方赋税或特定场合下的货币交易。

造句

  1. 在明代后期,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番银》逐渐成为东南沿海地区普遍流通的一种货币形式。
  2. 清朝初期,政府为了规范边疆地区的经济活动,专门设置了《番银》兑换官银的机制。
  3. 明清时期,由于海上贸易的发展,《番银》成为了与东南亚各国进行交易时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之一。
  4. 一些商人在前往南洋经商前,会特意准备一定数量的《番银》,以方便在当地开展业务。
  5. 到了19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番银》在沿海地区的流通量有所减少,但依旧在某些特定场合下被使用。

这些句子体现了《番银》在中国古代经济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历史背景。

分词解释

fān,pān

1 遍数,次,回:三~五次。2 轮流更代:轮~。更(gēng )~。3 称外国的或外族的:~邦。~茄。~薯。4 倍:产量翻了二~。

yín

1 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子。~杯。~牌。2 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币。~锭。~洋。~钱。~圆(亦作“银元”)。~号(规模较大的钱庄)。~行(hāng )。~票。3 像银的颜色:~白。~发(fà)。~河(亦称“天河”、“银汉”)。~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4 同“ 垠 ”,边。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