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棉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棉的简介:
zǐ mián
1.摘下后尚未去掉棉籽的棉花。也称籽棉。
1.摘下后尚未去掉棉籽的棉花。也称籽棉。
- AI解释
《子棉》,在古代文献中,其实并没有直接称为“子棉”的词条。但根据推测,可能是指一种棉花的别称或某个特定时期的用语。“子”字在古汉语中有时有细小、幼嫩等含义,如果将其与棉花联系起来,可能是指棉籽或者比较细软的棉质材料。
更常见的说法是,它可能是“子棉布”的简称。子棉布是指用精挑细选的新摘下来的棉纤维制成的布料,这种布料因为质地细腻、柔软,适合制作内衣或高级服饰。在古代文献中,与之相近的表述可能有“新摘棉花”、“精棉”。
以下为五个造句(此处基于推测“子棉”指的是子棉布):
- 古代匠人用子棉制成的衣料细腻如丝,穿着极为舒适。
- 这件子棉质地的睡袍真是柔软温暖,让人感到非常放松。
- 宫廷里的御用裁缝都擅长选用上好的子棉来制作龙袍。
- 春天是种植棉花的最佳时节,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制作成优质的子棉布了。
- 为了准备这次皇后的册封礼服,工匠们精选了一块最细腻的子棉布。
如需更准确的信息或解释,请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以便进一步核实。
分词解释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棉
mián
1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桃,内有白色的纤维和黑褐色的种子。纤维供纺织及絮衣被用。种子可榨油,供食用和工业用(通称“棉花”):~袄。~被。~布。~纺。~桃。~纱。~线。~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