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时而动的拼音、解释、组词
相时而动的简介:
xiàng shí ér dòng
观察时机,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行动。
观察时机,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行动。
- AI解释
词语释义
相时而动:这个词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意为根据特定的时间、环境或形势的变化来决定行动策略。这里的“相”可以理解为观察、分析的意思;“时”指的是时机、状况;“动”则是指采取行动。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在做事之前要仔细观察、评估当前的情况和时机,以便做出最恰当的决策。
造句
- 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我们公司需要相时而动,才能在这个行业中脱颖而出。
- 在实施新策略前,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市场环境变化,做到相时而动,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发挥最大效用。
- 面对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压力,企业必须时刻准备相时而动,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来扩大市场份额。
- 对于个人来说,在求职过程中相时而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只有把握好机遇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 在管理团队中,领导者应当学会相时而动,根据项目进展和团队成员的状态灵活调整计划和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相时而动”这一概念的实际应用,还强调了在不同情境下正确运用其策略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相
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4 姓。
时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而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动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