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的拼音、解释、组词

物象的简介:

wù xiàng
1.外界事物。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4.景物,风景。 5.物候现象。

  • AI解释

词语详解

物象(wù xiàng)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指客观存在的物体或景象。它通常用于文学、哲学和艺术领域,强调对外界事物的形象描绘与表现。

  1. 从字面意义看:由“物”和“象”两个汉字构成。“物”,指一切具体的事物;“象”,在此处指的是形象、样子。
  2. 在古代的使用语境中:“物象”常用来描述自然景观或实物的具体形态,强调对事物表面特征的描绘。例如,《庄子·天地》中有“夫道者,万物之始也,物象之所从出。”这里提到“物象”是从道衍生出的各种具体物体或景象。
  3. 现代语境:在现代汉语中,“物象”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展,不仅仅限于自然景观和实物形态的描述。它还可以用来指代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事物外在的表现形式等。

造句

  1.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艺术家们通过精细的笔触捕捉到了自然界的各种物象。
  2. 这首诗以细腻入微的方式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动物象。
  3. 摄影师通过镜头展现了城市街头各种富有特色的物象。
  4. 他擅长在写作中用丰富的物象来构建场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5. 那座古老的建筑是城市历史的重要物象之一。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物象”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方式。希望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xiàng

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牙。~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2 形状,样子:形~。景~。气~。现~。想~。~征。万~更新。~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