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口二郎的拼音、解释、组词

灌口二郎的简介:

guàn kǒu èr láng/làng
1.也称二郎神。相传秦时李冰及其次子曾在灌口开离堆,锁孽龙,有德于蜀人,蜀人因此建庙祭祀,奉之为神灵。后演变为小说,戏剧中的神话人物。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神话传说中的神:(1)秦蜀郡守李冰之子二郎,手持三尖两刃刀,擒龙于新津县童子堰,并锁于伏龙观石柱下深潭。四川灌县玉垒山有二王庙祀奉。也称为「二郎神」。(2)隋朝嘉阳太守斩郡左河内恶蛟,后蜀人于水涨见之,立庙灌江口。宋时曾显灵而受封。也称为「二郎神」。(3)临江灌口二郎神杨戬。为玉皇大帝御妹之子,曾斧劈桃山。也称为「二郎神」。

词语“灌口二郎”并非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或词汇,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根据名称推测,“灌口”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者特定的地方,而“二郎”则是对某个人的称呼,在某些地方戏曲或民间传说中,可能会有以“二郎”为名的角色或人物。

  1. 解释:如果按照上述猜测来解读,“灌口二郎”可能是在特定语境下指代某个来自或者与某一地名为人所知的人物。在没有具体背景信息的情况下,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灌口”可能是指中国福建省厦门市集美的灌口镇,而“二郎”则是一个常见的姓氏和名字的组合,在民间故事或地方戏剧中常用来称呼特定人物。

  2. 造句

  3. 在厦门地方戏曲《灌口二郎》的故事里,讲述了灌口镇上一个勇敢善良的年轻人如何帮助乡亲们度过难关。
  4. 灌口二郎是当地百姓心中的英雄,在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有纪念他的活动。
  5. 演员李明在新创作的地方戏中扮演了灌口二郎的角色,吸引了许多观众的关注。
  6. 传说中的灌口二郎不仅勇猛过人,还善于解救乡亲于水火之中。
  7.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个关于灌口二郎的故事,讲述了他如何用智慧战胜了恶霸的故事。

请注意,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词语结构的推测,并不代表实际存在的文化或历史事实。如果“灌口二郎”是指某一特定的历史人物、神话传说角色或者是地方戏曲中的角色,请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以便于更准确地解析其含义与用法。

分词解释

guàn

1 浇地:~溉。~渠。浇~。2 注入液体:~注。~浆。~肠。3 指录音:~唱片。4 炼铸。5 丛生,亦指丛生的树木:~木。~丛。6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斟酒浇地降神。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

èr

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独一无~。3 两样,别的:~话。不~价。

láng,làng

1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才女貌。2 对某种人的称呼:货~。女~。3 旧时妻称夫或情人:~君。4 封建时代的官名:~中(①古官名;②中医医生)。侍~。员外~。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