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觯的拼音、解释、组词
扬觯的简介:
yáng zhì
1.举起酒器。古时饮饯时的一种礼节。 2.《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延射,曰:'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盖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公罔之裘扬觯而语曰:'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盖去者半,处者半。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后用为选贤的典故。 3.春秋时晋大夫知悼子卒,未葬。晋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
1.举起酒器。古时饮饯时的一种礼节。 2.《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延射,曰:'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盖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公罔之裘扬觯而语曰:'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盖去者半,处者半。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后用为选贤的典故。 3.春秋时晋大夫知悼子卒,未葬。晋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
- AI解释
《扬觯》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较少直接作为完整的成语或典故出现,但在相关的历史记载和文化背景中,可以理解为“举起酒杯表示敬意”的意思。“扬”在此处可引申为“举、抬”,“觯”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整个词语描述了古代宴饮礼仪中的一个环节。
详细解释
在古代中国,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宴会文化非常发达,饮酒礼节丰富多样。《礼记》中有记载,“献酬酢之礼”的过程中,宾客之间相互敬酒时,会举觯(一种酒器)表示尊敬和友好。这一动作被视为社交礼仪的一部分。
造句
- 在宴会上,他举起觯,对主人表达最真诚的祝福。
- 这个场合下,大家用扬觯的方式互相致意,营造了友好的氛围。
- 古代的礼制里,扬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动作,用来表示敬意和感激。
- 为了庆祝这次合作成功,双方代表举觯交换,象征着友谊与合作的深化。
- 在这场宴会中,所有的宾客都按照传统礼仪,互相用扬觯来表达友好的情谊。
补充说明
虽然“扬觯”作为一个整体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对于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和礼节体系仍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礼仪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规范与个人修养,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分词解释
扬
yáng
1 簸动,向上播散:~水。~场(cháng )。~汤止沸。2 高举,向上:~手。~帆。趾高气~。~眉吐气。3 在空中飘动:飘~。4 称颂,传播:~言。~威。颂~。~弃。~名。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