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监的拼音、解释、组词
成均监的简介:
chéng jūn jiàn
1.唐代曾改国子监为成均监。
1.唐代曾改国子监为成均监。
- AI解释
《成均监》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它最早出现于我国古代典籍中,在不同朝代其具体含义和职能有所不同。
详细解释
-
基本概念:在古汉语中,“成均”一词原本是形容词,意为“成就学问、德行”的意思;而“监”则有监督、管理的意思。合起来,“成均监”即古代的教育行政机关或学府,负责管理学校的事务和教学工作。
-
历史背景:在周朝时期,《成均》指的就是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主要教授礼仪、乐舞等文化知识。到了后世,尤其是宋朝,设立有“成均监”,作为掌管国子监的机构之一,负责监督管理全国的教育和学术研究工作。
-
具体职能:《成均监》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教育政策,组织教学活动,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学府深造等。它在古代是中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造句
- 在宋朝时期,《成均监》是一个负责监督和管理国家教育机构的重要部门。
- 历史上,《成均监》作为古代官僚体系中的一部分,其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 虽然今天我们无法亲历《成均监》的具体运作方式,但通过历史文献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它的职能和作用。
- 《成均监》制度的存在,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对于人才选拔与培养有着严格且规范的标准。
- 就像古代的《成均监》一样,现代教育机构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更加公平有效的教学模式。
分词解释
成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均
jūn
1 平,匀,引申为调和:~衡。势~力敌。平~。2 皆,都,老少~安。3 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4 古同“韵”,和谐的声音。5 〔~钟〕古代乐器。6 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监
jiān,jiàn
1 督察:~察。~控。~测。~护。~考。~听。2 牢,狱:~狱。~押。~禁。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