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浪子的简介:
làng zǐ
游荡不务正业的青年人:二流子:~回头。
游荡不务正业的青年人:二流子:~回头。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游荡而不务正业的青年。【例】浪子回头金不换。
1. 不务正业的游荡青年。《西游记》第九一回:「街衢中有几个无事闲游的浪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大凡富家浪子,心性最是不常,搭著便生根的,见了一处,就热一处。」
2. 风流子弟。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红楼梦》第五回:「自古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饰。」
《浪子》一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因放纵而离家出走或行为不当的年轻人。这个词汇背后常含有一种遗憾和关怀之情,反映了社会对这种行为的一般看法。
详细解释:
- 浪子:原指离开家乡到外地游历、游玩的人;后来多用于描述那些因为沉迷于享乐或者不良习惯而离家出走或在道德上有所失的年轻人。这个词也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既包含对浪子的担忧和期望他们回归正轨的心态,也有对他们过去行为的一些批评。
造句:
- 尽管他一度是村里的浪子,沉迷于赌博和饮酒,但现在他已经痛改前非。
- 父母们常常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变成一个浪子,所以他们会教育孩子们遵守规矩。
- 在电影《浪子回头》中,主角通过一系列经历最终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并寻求改变。
- 虽然他现在是公司的高管,但人们还记得他在大学时期是个出了名的浪子。
- 为了防止年轻人成为社会的浪子,学校和社会组织经常举办各种活动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上是对词语《浪子》的一个详细解释及其五个造句示例。每个句子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或情境中展现这个词汇的意义与用法。
分词解释
浪
làng
1 大波:波~。海~。巨~。风~。~涛。~潮(亦喻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风平~静。2 像波浪起伏的:麦~。声~。3 没有约束,放纵:放~。流~。~费。~迹。~人。孟~。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