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树的拼音、解释、组词

漆树的简介:

qī shù
双子叶植物,漆树科。落叶乔木。中国特产树种。羽状复叶。开黄色小花。树皮灰白色,常裂开,里面乳白色的液体即生漆。种子榨油,供制肥皂和油墨。木材致密,是建筑和家具用材。根、叶可作农药。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名。漆树科漆树属,落叶乔木。叶卵形或椭圆形,羽状复叶。开黄绿色小花,圆锥花序。果序悬垂,核果呈扁圆形。自枝干中取出汁液,制成生漆,可做涂料。【例】漆树本来是野生植物,后因经济价值很高,渐改为人工培植。

1. 植物名。漆树科漆树属,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八至十三枚,卵形或椭圆形。圆锥花序,花小,黄绿色。果序悬垂,核果扁圆形。自树皮取出汁液,制成生漆,可做涂料。

漆树》一词主要指一种植物,学名Rhus verniciflua,属于漆树科。漆树是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0米;叶子为掌状分裂,边缘有锯齿。漆树的树脂——天然生漆,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传统资源之一,被广泛用于制漆工艺中。

详细解释

  • 生态特征漆树适应性强,能够生长在多种土壤类型中,耐旱、耐瘠薄。它对环境的要求不高,能够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 经济价值:它的树脂——天然生漆,是世界上最好的涂料之一,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磨性。古代中国曾大量使用天然漆作为建筑、家具等物品的保护层或装饰材料。
  • 文化意义:在古代中国,漆树及其产品不仅是物质文化的象征,也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体现。

造句

  1. 因为对天然生漆过敏,小李不能接触漆树提取的任何成分。
  2. 漆树不仅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之一。
  3. 传统手工艺人用从漆树中提取的漆液来制作工艺品,这些作品富有东方韵味和艺术气息。
  4. 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依然保留着种植漆树的传统,并将其视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5. 学者们通过研究漆树的历史分布和利用方式,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状况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分词解释

1 落叶乔木,树皮内富含树脂,与空气接触后呈褐色,即“生漆”,可制涂料,液汁干后可入药。2 用漆树皮的黏汁或其他树脂做成的涂料:油~。~片。~器;~雕;磨~画(均为工艺品)。~包线。3 用漆涂:把门窗~一下。4 黑:~黑一团(a.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b.形容一无所知。均亦作“一团漆黑”)。5 姓。

shù

1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2 种植,培育:~艺(“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3 立,建立:~立。~敌。4 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梅花。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