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遗公的简介:
yí/wèi gōng
1.唐代拾遗官的别名。
1.唐代拾遗官的别名。
- AI解释
词语“遗公”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一个固定、具体的定义,而是根据使用语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它通常用于尊称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或已经辞官归隐的官员。因此,在不同的文籍中,“遗公”的具体含义可能会有所变化。
详细解释
- 指已故之国老、国师等尊位:古代中国社会有对年长且德高望重者的尊称,如“国老”、“国师”。如果指的是已经去世的这类人物,则可以用“遗公”来称呼。
- 用于指代隐居的老者或已退休的官员:在古代中国的文人社会中,一些功成名就但选择归隐山林、享受晚年的人也可以被尊称为“遗公”。
造句
- 本朝元老遗公李光弼曾因战功赫赫而名垂青史。
- 前任大学士遗公张载虽已辞官多年,但其政治理想仍影响着后世无数学者。
- 遗公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 家中长辈常提及先祖遗公,言谈之中尽是敬仰与怀念之情。
- 这位老前辈真可谓是遗公中的楷模,不仅学问深厚,而且品德高尚。
请注意,“遗公”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上述造句是为了更贴合古代语境而设置的示例。在实际使用时,应当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分词解释
遗
yí
1 丢失:~失。~落。2 漏掉:~忘。~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8 抛弃:~弃。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