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使的拼音、解释、组词

遣使的简介:

qiǎn shǐ
1.谓派遣使者。

  • AI解释

遣使》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派遣使者,通常是官府或朝廷为了传达命令、进行外交活动或者处理特定事务而派遣的人。使者通常代表其派遣者的身份和意图前往目的地。

详细解释

  1. :表示行为的发出者主动作出的行为。
  2. 使: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包括派遣、使者等,在《遣使》中指的是被派遣执行某种任务或目的的人。在这里,“使”更偏向于“使者”的意思。

造句

  1. 秦王决定遣使前往赵国,以期和平解决两国争端。
  2. 宋朝皇帝遣使出访金国,希望能通过外交手段缓解双方紧张的关系。
  3.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之前,朝廷派遣了大量的使者与沿途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4. 清代政府为加强边疆管理,频繁地遣使前往各个边疆地区考察民情和地理情况。
  5. 现在虽然交通便捷,但在古代中国,遣使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工作,涉及到安全、礼仪等诸多方面。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遣使》的基本含义及其应用场景,还反映了历史上的外交活动和国家之间的互动。

分词解释

qiǎn

1 派,送,打发:派~。~送。差(chāi)~。调(diào)~。~返(遣送回到原来的地方)。~散(sàn)。~词(说话、写文章运用词语)。2 排解,发泄:~闷。消~。~兴(xìng)。~怀。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