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案的拼音、解释、组词

奏案的简介:

zòu àn
1.批阅奏本的几桌。 2.奏请查办。 3.清制﹐凡经奏准之案件叫奏案。

  • AI解释

在汉语中,“奏案”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通常不会作为单个词语使用。但它可以拆解为“奏”和“案”两个字来理解。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1. :是动词,指的是向帝王或上级报告、陈述意见或请求。
  2. :在“奏案”中通常是指案件、文件或文书等。

因此,“奏案”可能指代的是呈报给皇帝或上级机关的有关案件或者文书。不过,在日常语言使用中,“奏案”的说法较为少见,更多的是用“奏折”、“奏疏”或“案件报告”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造句

  1. 官员们在朝会上对多个重要奏案进行了讨论和审议。
  2. 他向皇帝呈交了一份详细的奏案,要求改革地方官吏的选拔制度。
  3. 经过一番仔细的研究和讨论,案件终于有了一个满意的解决办法,并写入了这封奏案中。
  4. 法官在审理完所有案件后,将相关证据和审判结果整理成一份详尽的奏案上报给最高法院。
  5. 为了保证案件处理的公正透明,每一起重大案件都必须形成正式的奏案记录并存档备案。

这些句子旨在模拟“奏案”可能涉及的情境和用法,实际上“奏案”更常见于特定历史语境或文学创作中。

分词解释

zòu

1 作乐(yuè ㄩㄝˋ),依照曲调吹弹乐器:演~。~国歌。~鸣曲。2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启~。~议。~疏。~折。~本。~对。3 呈现,取得:~效。~功。~捷(取得胜利)。大~奇功。

àn

1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子。~板。书~。条~。拍~而起。2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档~。备~。议~。提~。方~。有~可查。~卷。~牍。3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惨~。血~。~件。~例。~犯。破~。4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举~齐眉(形容夫妻相敬)。5 同“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