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籍的拼音、解释、组词

代籍的简介:

dài jí
1.汉吕太后赐代王宫人的名册。典出《汉书.外戚传上.孝文窦皇后》:"孝文窦皇后,景帝母也,吕太后时以良家子选入宫。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家在清河,愿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籍代伍中。籍奏,诏可。当行,窦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孝惠七年,生景帝。"后因借指皇帝遴选宫女时记录入选者的名册。

  • AI解释

代籍》一词,从字面来看,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在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可能会出现。在没有更多上下文的情况下,我将尝试进行推测和扩展性解读。此词可能是指“代替登记”或是某种记录制度下的一种替代性质的记载方式。以下是对《代籍》的一般性解释及五个相关造句:

解释

  1. 代表记录:指用以代替某人或某些情况下的正式登记。
  2. 代理户籍:可能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为无法亲自完成户籍手续的人或其他特殊情况代为办理的制度。

造句

  1. 在古代的户籍管理中,如果某个家庭成员外出经商且未及时回乡,可能会采用《代籍》的方式来记录其暂时状态。
  2. 官府为了更好地管理地方,采取了《代籍》的方式,以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响应和调整。
  3. 因为战乱导致家谱散失,《代籍》成为了重建家族历史记忆的重要手段之一。
  4. 受到自然灾害影响,部分村民无法及时完成户籍变更手续,通过《代籍》制度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5. 在古代兵役制度中,如果某个士兵由于特殊原因暂时不能履行职责,《代籍》可以作为一种临时替代措施。

请注意,以上解释和造句基于推测而来,并非历史文献中的准确定义。在实际使用时,请根据具体语境进行调整或参考权威资料以确保准确性。

分词解释

dài

1 替:~替。~办。~销。~序。~表。2 历史上划分的时期:时~。世~。古~。近~。现~。当(dāng )~。年~。3 世系的辈分:下一~。4 姓。

1 书,书册:古~。书~。经~。典~。2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贯。户~。国~。学~。3 登记:~没(mò)。~吏民。4 征收:~田。5 〔~~〕❶形容纷扰很大;❷形容名声很大;❸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6 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