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馆的拼音、解释、组词

会同馆的简介:

huì/kuài tóng/tòng guǎn
1.元﹑明﹑清三朝接待藩属贡使的机构。

  • AI解释

会同馆》是中国古代官府中设立的一种接待外国使臣和友好使者的地方,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是一个物理的空间,还承载着重要的外交与文化功能。在历史上,《会同馆》是体现国家开放态度、促进国际间交流与理解的一个象征。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会同馆》最早设立于唐代,是为了接待外国使臣而建的。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对外交往的进一步扩大和礼仪制度的完善,其功能更加多样化。
  2. 用途与作用:它是供来访的外国使者、使臣及其随行人员居住休息的地方,也是进行礼宾活动、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会同馆》不仅是一个物质空间,也是一个传递国家形象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窗口。
  3. 象征意义:《会同馆》的存在象征着一个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与外交理念,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造句:

  1. 在明朝时期,《会同馆》成为了与周边国家进行频繁文化交流的重镇。
  2. 每当外国使臣到达北京,《会同馆》都会按照礼仪接待他们,并为他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3. 会同馆》不仅是一个招待所,它还是了解中国古代外交通常流程的一个窗口。
  4. 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会同馆》也在不断扩展其功能和服务范围。
  5. 在清朝前期,许多重要的外国使节通过《会同馆》成功地向中国传播了他们的文化和技术。

分词解释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

tóng,tò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3 和,跟:~流合污。4 姓。

guǎn

1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宾~。旅~。~舍。2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大使~。领事~。3 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茶~。照相~。4 一些文化工作场所:报~。博物~。文化~。~藏。5 旧时指教学的地方:家~。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