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课的拼音、解释、组词
会课的简介:
huì/kuài kè
1.旧时考核官吏成绩或学校考课。 2.文人结社,定期集会,研习功课,传观所作文字,谓之"会课"。
1.旧时考核官吏成绩或学校考课。 2.文人结社,定期集会,研习功课,传观所作文字,谓之"会课"。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考核官吏成绩或学校考课。《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后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唐.颜师古.注:「如今之考第高下。」
2. 古代士子集社研习文业。宋.吕本中〈东莱吕紫微师友杂志〉:「尝与予及亡弟揆中、由义会课,每旬作杂文一篇、四六表启一篇、古律诗一篇。」
在现代汉语中,“会课”并非一个常见的词汇,但从其字面来看,可以推测出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历史时期的术语。根据不同的语境,“会课”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
教育领域的特指:在古代中国教育体系中,“会课”一词有时用来描述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或者考试评估方式。其中“会”意为集合、聚会;“课”则指的是课程或学业。因此,它可能指的是学生集体参与的一种集中的学习或测试活动。
-
地方性习俗:在某些地区,可能会有特别的文化传统或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进行某种形式的学习或者交流活动,这也可被视为一种“会课”的形式。
但鉴于上述解释较为宽泛和猜测性的,这里提供一个更为常见的现代语境下的假设定义,并基于此构建几个造句:
现代语境下的一种假设性释义
假定: “会课”是一个学校或组织中定期进行的集体复习、检查学习进度的活动。
基于这个假设,以下是五个造句的例子:
-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老师决定每周末举行一次“会课”,帮助大家查漏补缺。
- 我们班级即将开始新的单元,之前通过“会课”方式我们已经掌握了上一个单元的知识点。
- “会课”不仅是知识的复习过程,也是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机会。
- 在学校的“会课”活动中,老师不仅关注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会特别注意那些需要更多支持的同学。
- 通过“会课”,大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还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请注意,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词语字面意思的合理推测,并非标准或权威定义。如果在特定语境下使用“会课”一词,请以实际用法为准。
分词解释
会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
课
kè
1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时。~间。旷~。授~。~余活动。2 教学的科目:~程。~表。基础~。专业~。~本。~文。3 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徒。~读。4 古代的一种赋税:国~。完粮交~。5 使交纳赋税:~税。~役。6 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会计~。7 迷信占卜的一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