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编的拼音、解释、组词

末编的简介:

mò biān
1.指书的最后一编。编,编次。

  • AI解释

词语“末编”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它可能属于较为特定语境下的词汇。在古文中,“末编”有时用来指代未被纳入或记载的部分、资料或者人物等。根据上下文的不同,“末编”的意思也可能有所变化。

详细解释:

  1. 未编入的内容:指那些没有被正式纳入某项记录、书籍或者其他集合体中的部分。
  2. 补充说明:有时用来表示对已有的内容进行补充,即将新的信息或资料添加进去。

造句示例:

  1. 史学家在整理完《春秋》这部史书后,又专门撰写了《末编》,以补充那些被遗漏的历史细节。
  2. 在这次图书馆的藏书普查中,发现了几本未归入分类目录中的珍贵古籍,它们将被记录到新编制的“末编”中。
  3. 村里的老人们口述了许多关于祖先的事迹,但这些故事并未记载在官方史书中,只能通过“末编”的形式流传下来。
  4.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这一时期的社会情况,“学者们决定编写《末编》,以补充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
  5. “尽管这本传记已经涵盖了主要的人物和事件,但还有一些未被提及的小故事,这些将被记录在‘末编’中。”

请注意,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末编”时应确保对方能够理解其含义,必要时最好进行明确说明。

分词解释

1 尖端,梢:~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2 最后,终了:~了(liǎo )。~尾。~日。~代。穷途~路。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业。~技。舍本逐~。4 碎屑:~子。碎~。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副~。外~。~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biān

1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结。~织。~扎。2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排。~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次。~年。~订。~配。~码。3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写。~译。~审。~修。~纂。~印。4 创作:~剧。~导。5 捏造:~瞎话。6 成本的书按内容划分的部分:正~。续~。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