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山走倒马的拼音、解释、组词

望山走倒马的简介:

wàng shān zǒu dǎo/dào mǎ
1.见"望山跑死马"。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却很远。《西游记》第九八回:「常言道:『望山走倒马。』离此镇还有许远,如何就拜!若拜到顶上,得多少头磕是?」也作「望山跑死马」。

望山走倒马》并非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或者固定短语,但它由“望山走倒”和“马”两个部分组成。我们先解析这两个词的意思:

  1. 望山走倒:此为一个比喻性的表达,原本形容人因误认远处的山丘为平坦道路而贸然前行,结果却发现这不过是山脚,并且因为急切、不察,反而摔倒。这个短语强调了判断失误和盲目冲动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2. :在这里直接指代“马”,但考虑到上下文关系,“马”可能更多地用于形象化或比喻场景中的交通工具或是角色。

结合这两个部分来看,《望山走倒马》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描述在错误判断下,即便骑着马前行也可能遇到意外情况的情景。更广义上讲,它提醒人们在行动前需谨慎思考、准确判断,以免因盲目而遭受损失或陷入困境。

基于这个解读,下面是五个造句示例:

  1. 他总是喜欢冒险行事,就像是《望山走倒马》一样,常常因为看走了眼而遭受挫败。
  2. 这次的项目失败正是因为当初我们在决策时没有“望山走倒”,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3. 老板提醒我们做事之前要充分了解情况,不要像《望山走倒马》,以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4. 在进行重要的商业谈判前,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对方的情况,避免成为那个《望山走倒》的人。
  5. 这次探险活动计划之所以顺利实施,是因为团队成员们都没有“望山走倒”,谨慎对待每一个细节。

请注意,《望山走倒马》这个表达并非广泛使用的成语或俗语,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显得不够自然。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其意象进行的创造性解读与应用。

分词解释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zǒu

1 行:~路。~步。2 往来:~亲戚。3 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4 往来运送:~信。~私。5 离去:~开。刚~。出~。6 经过:~账。~内线。~后门。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8 失去原样:~形。~样。9 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10 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dǎo,dà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蜂。~勺。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