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梧的拼音、解释、组词
栖梧的简介:
qī/xī wú
1.《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郑玄笺:"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凤皇之性,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孔颖达疏:"诸书传之论凤事,皆云食竹栖梧。"本谓凤凰息于梧桐树上,后用以指贤者择明主而从或明君礼贤下士。
1.《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郑玄笺:"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凤皇之性,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孔颖达疏:"诸书传之论凤事,皆云食竹栖梧。"本谓凤凰息于梧桐树上,后用以指贤者择明主而从或明君礼贤下士。
- AI解释
《栖梧》一词,出自于古代文人常用的一种文学手法或隐喻表达。它通常用来形容一种高洁、清雅的生活态度或者寄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在古文中,“栖”指的是居住、停息,而“梧”,即梧桐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之物,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美好的品德。
解释:
- 栖梧:比喻高洁的人或物安顿于高尚、清雅之地。
- 引申义:形容人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向往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也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品行高洁、心如止水的贤士。
造句示例:
- 这位隐居山林的老者,以栖梧为伴,过着简朴而清雅的日子。
- 琴曲《栖梧》中流露出的不仅是琴音之美,更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学。
- 在现代社会,人们虽然不能像古人那样真正地“栖梧”,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洁,仍然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 诗人常以栖梧自比,表达自己对高尚品德和精神境界的向往。
- 宋代文人崇尚自然,常常在诗歌中提到“栖梧”,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生活。
这些句子展示了《栖梧》一词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方式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词汇。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