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家的拼音、解释、组词

十三家的简介:

shí sān jiā/gū/jie
1.(1)指晋代《论语》注疏家十三人,即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宏﹑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瑰﹑范宁﹑王珉。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叙》:"今日所讲﹐即是《鲁论》﹐为张侯所学﹐何晏所集者也。晋太保河东卫瓘字伯玉﹑晋中书令兰陵缪播字宣则……右十三家为江熙字太和所集。侃今之讲﹐先通何集﹐若江集中诸人有可采者﹐亦附而申之。"(2)指自南唐至南宋十三个制墨家,即李廷珪(包括李之子承宴)﹑沈珪(包括沈之子宴)﹑关珪﹑张遇﹑常遇﹑潘遇﹑张谷﹑潘谷﹑叶谷﹑胡景纯﹑陈赡﹑

  • AI解释

十三家》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历史术语或者文学作品名称,因此它的含义可能需要结合具体的上下文来理解。根据我能够找到的信息,《十三家》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多种含义:

  1. 历史和文献学中的《十三家:这个词语有时用于指代一种特殊的分类或编纂方式,在古代文献整理中有特定的用途,特别是用来形容将某一领域的知识分为十三个主要部分。但这种用法并不常见。

  2. 文学上的《十三家:在一些文学评论中,“十三家”可能是指某一个时期或者流派下的13位著名作家或诗人的合称,不过这同样需要具体背景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

由于上述情况,《十三家》作为一个词语的具体内容和意义没有定论。因此,在提供造句之前,我假设它是一个虚构的概念,并结合这种概念创造一些例句:

  1. “古代文人常常探讨《十三家》,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2. “《十三家》的理论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3. “我读了关于《十三家》的文章,对其中几位大师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 “他花费了很多时间研读《十三家》的著作,希望能从中汲取灵感。”

  5. “每个学期,图书馆都会举办一次‘十三家’文学之夜活动,邀请同学们一起品读经典。”

请注意,以上例句是基于假设“十三家”为一种文化和学术概念进行创作的,并未依据任何特定历史或文献记录。若《十三家》在您的具体语境中有其他特定含义,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解释。

分词解释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