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拼音、解释、组词
北宋的简介:
běi sòng
朝代,公元960-1127,自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起,到钦宗(赵桓)靖康二年止。建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朝代,公元960-1127,自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起,到钦宗(赵桓)靖康二年止。建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朝代名。(西元960~1127)宋太祖建隆元年至钦宗靖康二年,称为「北宋」。建都汴京,历九帝、一百六十七年,分别与辽、西夏、吐番、大理等国为界,后为金所灭。国势积弱不振,但文学、艺术成就极高。
《北宋》的详细解释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宋朝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段历史中,中国经历了社会、政治和文化上的巨大变革与发展。
- 政治结构:北宋建立初期,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确立了皇权,并制定了“重文轻武”的治国方针,使得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 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科技文化: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昌盛,出现了大量著名的文学家(如苏轼)、画家(如张择端)以及科学家(如沈括)。同时,印刷术的改进极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造句
- 在北宋时期,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商业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之一,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在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成就。
- 北宋的官员制度相对完善,重视科举选拔人才,这使得当时的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
-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它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城市生活的繁华景象。
- 沈括在北宋时期提出了许多科学理论和技术创新,在自然科学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