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亲家的拼音、解释、组词
儿女亲家的简介:
ér nǚ qìng jiā
指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
指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
- AI解释
《儿女亲家》,这个词组在中国文化中指的是两家通过婚姻关系结成的关系,通常意味着父母或长辈为子女选择配偶而形成的联姻关系。在传统家庭观念较强的中国社会里,这样的关系不仅限于经济合作或者地位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家族间的联系和情感纽带。
详细解释:
- 儿女亲家:当两个家庭中的子女之间确立了婚姻关系后,这两个家庭就成为了“亲家”。这种称呼强调了双方家庭之间的特殊关系,并且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家庭聚会、互访等社交活动。
- 联姻:在古代和现代的一些文化背景下,“联姻”有时也被用来描述这样的情况。但如今这个词更多地用于指代家族间的通婚,是一种正式的、有仪式感的行为。
造句:
- 两家人都很高兴能成为儿女亲家,在即将到来的婚礼上,双方家长都精心准备了许多传统美食。
- 虽然小张和小李的家庭在地理位置上很远,但通过这次联姻成为了儿女亲家后,关系变得非常亲密。
- 在女儿结婚那天,作为母亲的小红激动地说:“今天我终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母亲——儿女亲家!”
- 为了庆祝女儿与远方的小伙子结为儿女亲家,老王夫妇邀请了所有亲戚朋友参加宴席。
- 成为儿女亲家后,两家人的往来日益增多。每次聚会都能看到他们愉快相处的画面。
这些句子展示了“儿女亲家”在不同情境下的意义和应用场景,从家庭活动到社交互动都有所涉及。
分词解释
儿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
女
nǚ,rǔ
1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人。~士。~流(含轻蔑意)。少(shào )~。2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亲
qīn,qìng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2 婚姻:~事。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5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6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家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