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尔忘私的拼音、解释、组词

公尔忘私的简介:

gōng ěr wàng sī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为了公事而忘了私人的利益。明.陆采.怀香记.第三十七出:「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待国事太平,我家事自行停当。」亦作「公而忘私」、「公耳忘私」。

1. 为了公事而忘了私人的利益。明.陆采《怀香记》第三七出:「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待国事太平,我家事自行停当。」也作「公而忘私」、「公耳忘私」。

词语解析

公尔忘私 这个词组出自中国古代儒家文化,意指在为国家、集体或者公共事务服务时,应当首先考虑大家的利益,置个人私利于不顾。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强调无私奉献的精神。

字面解释: - 公尔:这里的“公”是为公众或为大家的意思,“尔”指的是你(你们),即强调的是为你(你们)自己。 - 忘私:意指在执行公共职责时,忘记个人的私利、私情。

造句

  1. 在这次疫情面前,许多医护人员选择了公尔忘私的精神,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抗疫的第一线。
  2. 王强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总是秉持着公尔忘私的原则,在工作中无私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3. 公尔忘私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秉承的优良传统。在国家危难时刻,这样的精神尤为宝贵。
  4. 为了完成紧急任务,小李主动放弃了休假的机会,践行了公尔忘私的理念,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 在抗震救灾中,许多志愿者毫不犹豫地舍弃了自己的小家,选择了公尔忘私的精神,在大灾面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通过上述造句,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公尔忘私”这一词汇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ěr

1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2 如此:偶~。不过~~。3 那,其(指时间):~时。~后。4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5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轻易地)。

wàng

1 不记得,遗漏:~记。~却。~怀。~我。~情。~乎所以。

1 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人。~有。~见。~仇。~情。~营。~欲。2 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自。~刑。~货。走~。~生子。3 暗地里:~议。~奔。隐~。窃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