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文入武的拼音、解释、组词

出文入武的简介:

chū wén rù wǔ
指文武兼备。

  • AI解释

词语“出文入武”是成语的一种,它在古代典籍中出现过,但并不常见。字面意义上理解,“出”、“入”可分别解释为从事或参与,“文”通常指的是文官事务、文化教育等内容,“武”则常指军事或武力相关事宜。因此,“出文入武”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从文职岗位转向军务,或者从文治的领域转到武功的领域。

不过,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固定意义或常见用法,所以解释可能更加侧重于它字面的意思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比喻义。通常这类词语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不同类型的事务、角色或行业中灵活转换的情况。

造句:

  1. 在他的一生中,张将军经历了“出文入武”的过程,先是在文职部门负责策划战略方案,后来又因为国家需要,转而投身军事斗争。
  2. 李总领事在外交岗位上表现出色后,又被任命为驻某国的军方代表,在“出文入武”之间切换自如。
  3. 王先生年轻时曾从事过新闻工作,后来为了家庭的安稳选择了经商之路。这一过程中他经历了“出文入武”的变化,但始终保持了知识分子的本质。
  4. 刘工程师在完成科研项目后,被派往海外建设军事基地,在“出文入武”之间积累了宝贵经验。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出文入武”不再只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文职和军务,它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从学术研究转向实际操作应用或从企业管理到创业实践等不同领域之间的转换。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而虚构的场景,并不代表实际情况。

分词解释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1 进,由外到内:进~。~梦。2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1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装。~器。~警。~林。~坛。~生。~旦。~丑。~净。~举。2 勇猛,猛烈:英~。威~。~断。~士。~夫。3 半步,泛指脚步:步~。踵~。行(xíng )不数~。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