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拟的拼音、解释、组词

准拟的简介:

zhǔn nǐ
1.料想;打算;希望。 2.准备;安排。 3.旧时公文用语。谓批准下级的拟议。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确定、一定。表示肯定语气的副词。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词:「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明.徐霖《绣襦记》第二出:「嘉言敢忘,喜青云有路终须上。凤皇雏准拟朝阳,乌鹊情恐难终养。」

2. 打算、准备。唐.白居易〈吾庐〉诗:「眼下营求容足地,心中准拟挂冠时。」宋.陆游〈自江源过双流不宿径行之成都〉诗:「诗材满路无人取,准拟归骖到处留。」

3. 希望、盼望。唐.白居易〈种柳〉三咏之二:「准拟三年后,青丝拂绿波。」

《准拟》是一个词组,出自古代诗词,《玉台新咏》等文学作品中常见此词。通常用来表达预先打算、计划或预期的意思。以下是对这个词语的具体解释和五个例句:

解释

  • :确定、确实;
  • :打算、计划。

整体来说,“准拟”是指对某事进行预先的谋划或期待,常用于描述诗人对于未来事件的一种憧憬或者预设。

造句示例

  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里,“准拟”可以理解为“设想”,表达的是作者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与想象。
  2.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此句中的准拟可以理解为李白对于自己醉后洒脱形象的自我期待与展望。
  3.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元稹《竹枝词四首·其一》,此句虽然没有直接用到“准拟”二字,但其意境亦可理解为诗人对于未来天气变化的一种预判或期待。
  4.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这里“准拟”可以理解为预先安排好的闲适生活计划。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此句中的“准拟”没有直接出现,但从其情感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自己生死抉择的预设与决心。

需要注意的是,“准拟”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在古代诗词文学作品中有较多的应用场景。上述例子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个词组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方式及其表达含义。

分词解释

zhǔn

1 允许,许可:~许。~予。批~。2 〈介〉依照,依据:~此处理。3 定平直的东西:水~。~绳。4 标准,法则,可以做为依据的:~则。标~。5 箭靶的中心:~的(dì)。6 正确:~确。~星。瞄~。7 〈副〉一定,确实:~保。~定。8 鼻子:隆~(高鼻子)。9 和某类事物差不多,如同,类似:~尉。~平原。

1 打算:~去信联系。~议。2 初步设计编制或起草:~定(➊起草制定;➋揣测断定)。~订。草~。3 仿照:~古之作。~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