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幅的拼音、解释、组词

方幅的简介:

fāng fú
1.指规模方正。 2.指人品方正﹐端方。 3.方形笺册。古代典诰﹑诏命﹑表奏等皆用方形笺册﹐故亦借指此类重要文书。 4.泛指文章或文章格局。 5.犹法度;规矩。 6.指幅员;疆域。 7.六朝时方言。公然﹔正当。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规矩法度。《北史.卷七六.樊子盖传》:「今以二孙委公与卫文升耳,宜选贞良宿德有方幅者教习之。」

2. 公然。《宋书.卷八三.吴喜传》:「不欲方幅露其罪恶,明当严诏切之,全自为其所。」

方幅》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非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并不是正式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结构和其构成词素推测,“方”是指方形、四方之意;“幅”则通常指的是布匹、画纸等的宽度单位,或是指面积、范围的意思。

从这样的解读出发,《方幅》可以理解为某种特定形状(通常是正方形)的空间或区域。但是为了更准确地说明这个概念并提供具体用法,请允许我尝试将其解释得更具通用性:它可能用来形容一个方正规整的平面空间,或是表示一定范围的内容呈现形式。

基于此理解,尝试构建五个造句如下:

  1. 画师在方幅纸张上勾勒出了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
  2. 展览馆里设有一个专门用于展示微缩景观的方幅模型区。
  3. 她裁剪了一个正方形布幅,准备做一件新衣裳。
  4. 在这张方幅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山川、河流和树林,仿佛置身其中一般。
  5. 为了便于携带与运输,他决定将原本长条形的画作裁剪成一个更加适中的方幅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对“方幅”概念的理解而构建的,并非标准用法。如果《方幅》这个词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或者专业领域含义,在实际使用时可能需要进一步查证确认其确切定义和适用场景。

分词解释

fāng

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根。平~。开~。3 人的品行端正:~正。~直。4 一边或一面:~向。~面。5 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7 种,类:变幻无~。仪态万~。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9 违背:~命。10 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11 才,刚刚:~才。如梦~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14 姓。

1 布的宽度:~面。双~。宽~。2 泛指事物的宽度:~度。~员(“幅”是宽度,“员”是周围。指疆域或领土的面积。如“我国~~广大”)。振~。篇~。3 边缘:边~。4 量词,用于布帛、图画等:一~画。五~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