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东山(1902-1955)的拼音、解释、组词
史东山(1902-1955)的简介:
shǐ dōng shān (1902-1955)
电影导演。浙江杭州人。1922年从影。抗战期间在重庆参与创建中国电影制片厂。抗战胜利后回沪参与创建昆仑影业公司。建国后曾任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影协常委。一生编导故事片20余部。主要有《保卫我们的土地》、《八千里路云和月》、《新儿女英雄传》等。著有《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
电影导演。浙江杭州人。1922年从影。抗战期间在重庆参与创建中国电影制片厂。抗战胜利后回沪参与创建昆仑影业公司。建国后曾任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影协常委。一生编导故事片20余部。主要有《保卫我们的土地》、《八千里路云和月》、《新儿女英雄传》等。著有《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
- AI解释
根据您的描述,“史东山(1902-1955)”是指一位历史人物。然而,具体到个人而言,没有广泛流传的历史记录直接确认“史东山”这一名字与哪位著名的人物相关联。可能这是一位地方名人或特定领域的人物。为了给出更准确的解释和造句,我假设这里指的是一个虚构的名字或者具体的上下文里提到的人物。
如果我们假定“史东山”是某个人名,并且结合历史背景为1902年至1955年(这期间包含了20世纪初至中叶的大致时间段),可以推测他可能是一位在20世纪初活跃的中国人物,具体职业或身份可能多样。因此,在进行解释时,我们仅能基于这个假设提供一个较为宽泛的解释。
详细解释
史东山(1902-1955)这个名字代表了一位生活在20世纪前半叶的人物。虽然具体的生平事迹没有明确记录在广为人知的历史资料中,但是根据其生活的时间段和所在时代背景来看,可以推测他可能涉及文化、教育或社会等领域的工作。
造句
- 史东山先生的著作在那个年代非常受欢迎。
- 在解放前夕,史东山积极参与了地下党组织的相关活动。
- 史东山的学生们至今仍然怀念他的教学方法和人格魅力。
- 史东山的晚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工作。
- 他的故居成为了当地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请注意,以上句子基于对“史东山”名字进行的假设性解释,并非实际人物的具体事迹。如需了解确切的历史人物相关信息,请提供更具体的背景或来源信息。
分词解释
史
shǐ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坛。~评。~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不绝书。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内~。3 古代官职:刺~。御~。4 姓。
东
dōng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作~。4 姓。
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