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军的拼音、解释、组词

右军的简介:

yòu jūn
1.周制,天子有三军,称中军﹑左军﹑右军。亦泛指右翼部队。 2.晋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后称羲之为"右军"。 3.相传王羲之爱鹅,后以"右军"作为鹅的别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时天子三军,为中军、左军、右军。《左传.桓公五年》:「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

2. 晋书法家王羲之,曾为右军将军,故有王右军之称。唐.高适〈途中寄徐录事〉诗:「空多箧中赠,长见右军书。」

《右军》一词通常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他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在书法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被称为“书圣”。其中,“右军”是他的别称或尊号。

详细解释: 1. 出处与由来:“右军”这个称呼源于他被封为“右军将军”的官职,后来人们习惯用“右军”作为他对这位伟大书法家的尊称。 2. 书法成就:王羲之不仅在书法上有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如《兰亭序》、《快雪时晴帖》等更是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书法风格以流畅自如、灵动多变著称,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造句示例: 1. “右军的行书犹如春水初生,清丽自然。” 2. “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右军独特的笔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3. “书法爱好者们常以练习‘右军’的手迹作为学习目标。” 4. “右军不仅是一位卓越的书法家,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5. “在展览会上,人们纷纷前来欣赏展出的王羲之的真迹,正如对‘右军’的膜拜一样。”

这些句子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右军”这一称谓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及其在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崇高地位。

分词解释

yòu

1 面向南时,西的一边,与“左”相对:~手。~边。2 地理上指西方:山~。江~。3 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倾。~派。~翼。4 古代称等级高的:~族。~职。无出其~(没有高过它的)。5 崇尚,重视:“窃以~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6 古同“侑”,劝酒,劝食。7 古同“佑”,帮助,偏袒。

jūn

1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