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棠的拼音、解释、组词

召棠的简介:

zhào/shào táng
1.《诗.召南.甘棠序》:"《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孔颖达疏﹑朱熹集传并谓召伯巡行南土,布文王之政,曾舍于甘棠之下,因爱结于民心,故人爱其树,而不忍伤。后世因以"召棠"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实。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周召伯巡行南国,舍于甘棠之下,国人爱之而敬其树,作甘棠。见《诗经.召南.甘棠》。比喻官吏的德化显著,遗爱在民。南朝梁.刘孝绰〈栖隐寺碑〉:「地虽旧域,其宇惟新,召棠且思,羊碑犹泣。」

召棠》并非一个标准的历史或文化术语,它可能源自《诗经·召南》,但具体含义需要结合语境来分析。在古籍中,《召南》是《诗经》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被视为周朝初年对周文王、武王等先王的赞美之词以及对诸侯国治理理念的体现。

如果要将其拆解为两个部分“召”和“棠”,可以这样解释:

  1. :在古代文献中,“召”往往指代的是召公,西周时期的贤臣,以其勤政爱民著称。
  2. :在《诗经·召南·甘棠》中提到的“棠”,通常是指一种树,被赋予了美好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君子或贤者的品质。

结合以上解释,“召棠”可能被理解为赞颂像召公这样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治理才能的政治家的形象。具体到诗句《甘棠》,诗人通过对棠梨树的赞美,实际上是在怀念和纪念召公这样的良臣。

造句

  1. 召棠之风代代传扬,彰显了古代君子贤者的精神。
  2. 召棠一样,我们应该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3. 在这片土地上,召棠精神永远是引领我们前行的灯塔。
  4.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有像召棠那样坚韧不拔的态度。
  5.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应该铭记召棠的精神,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词解释

zhào,shào

1 召唤:~集。~见。2 召致,引来:~祸。~人怨。

táng

1 〔~梨〕a.落叶乔木,果实略呈球形。可以用作嫁接各种梨的砧木;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亦称“杜梨”。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