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帛的拼音、解释、组词

皮帛的简介:

pí bó
1.兽皮和丝帛。古代举行结盟﹑朝会等大事时所持的礼物。

  • AI解释

皮帛》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专有名词,主要用来指代两种书写材料。具体来说,“皮”指的是兽皮(尤其是经过加工处理过的羊皮、鹿皮等),而“帛”则是指丝织品制作的布料,主要用于书写文字或绘制图案。

详细解释

  1. :在古代,人们常使用经过处理的动物皮作为书写材料。与竹简不同的是,皮书是直接在其上书写或画作的,具有一定的平整性和便携性。
  2. :特指用丝织物制成的纸张前的一个概念,它的质地比一般的纸更轻薄、柔软,且更为昂贵和珍贵,适合书写重要文献。

造句

  1. 古代学者常在皮帛上记录学问与心得,以传承知识。
  2. 在那个没有纸的时代,人们多使用皮帛作为学习和传播文化的媒介。
  3. 历史学家为了研究古代文书,时常需要翻阅各种皮帛文献资料。
  4. 从古墓中发掘出的那些皮帛残片,对于了解那个时代的书写习惯有着重要意义。
  5. 古籍修复专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试图恢复那些破损严重的皮帛原貌。

通过以上解释和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皮帛”一词及其在古代生活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4 表面:地~。5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6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7 不老实,淘气:顽~。8 指橡胶:胶~。~球。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