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之塔的拼音、解释、组词

象牙之塔的简介:

xiàng yá zhī tǎ
指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

  • AI解释

象牙之塔》是一个源自法语“Tour d'ivoire”(意为“象牙之塔”)的概念,常用于比喻脱离现实、理论化或过于理想化的环境。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那些专注于抽象研究、艺术创作等精神领域而忽视了社会与物质世界的现实需求的群体或地方。

详细解释

  • 背景: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法国19世纪,最初是作为一种对艺术家、作家和学者生活的讽刺性描绘。
  • 含义扩展:随着时间推移,“象牙之塔”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过度专注于理论研究而与实际生活脱节的机构或环境。这些地方可能包括某些高校的特定学院、艺术创作工作室或是任何被认为过于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地方。
  • 用法:该词既可以作为一种批评工具,也可以用于自我反思或者描述一种理想化的状态。

造句

  1. 尽管象牙之塔中的学者们拥有无尽的知识和才华,但他们的研究成果有时难以直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2. 大学的某些部门被认为是象牙之塔的一部分,专注于深奥的研究而较少考虑实际效果。
  3. 虽然艺术家需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创造力,但是过于沉迷于象牙之塔的生活也会限制他们的视野和创意。
  4. 企业如果想长远发展,就应当避免完全陷入象牙之塔之中,而要与市场和社会保持紧密联系。
  5.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象牙之塔式的教育模式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因此更加注重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

分词解释

xiàng

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牙。~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2 形状,样子:形~。景~。气~。现~。想~。~征。万~更新。~声。~形。

1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垢。~龈。~碜。~祭。2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子。3 特指象牙:~雕。4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商。~行。5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尖顶,多层,常有七级、九级、十三级等,形状有圆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经卷等:宝~。佛~。2 像塔形的建筑物或器物:水~。灯~。纪念~。金字~。~楼。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