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哨的拼音、解释、组词

芦哨的简介:

lú shào
1.芦笳一类的乐器。以芦为之。

  • AI解释

芦哨》中的“芦”指的是芦苇,一种生长在水边或湿地中的植物。而“哨”,在这里指的是发出声音的小器具。因此,“芦哨”通常特指用芦苇制作的一种哨子,常用于吹奏出清脆、悠扬的声音,常见于一些地方的民间音乐和民俗活动中。

详细解释

  1. 材料来源芦哨主要由芦苇制成,通常是将细长的芦苇茎截取一段并加工而成。
  2. 发声原理:通过用手指或其他方式封闭芦苇的一端,再对着另一端吹气,就可以发出声音。不同的长度和孔洞设置可以产生不同音高的声音。
  3. 文化意义:在一些地方的文化中,芦哨不仅是乐器,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常被用于传统节日、庆典或民间故事的讲述中。

造句

  1. 在湖边的小径上散步时,他偶然捡到了一根芦苇,回家后自制了一个小芦哨
  2. 每当夜幕降临,渔村里的人们就会围坐一起吹奏芦哨,讲述着古老的传说。
  3. 小明学习了制作芦哨的方法,在学校的科技节上用它演奏了一首悠扬的曲子。
  4. 村民们在迎春仪式中使用芦哨来祈求新的一年丰收和幸福。
  5. 作为一名业余音乐爱好者,他用自制的芦哨为家人朋友表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分词解释

1 〔~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花”、“~根”、“~笛”、“~席”、“~荡”;亦简称“苇”,如“~丛”、“~塘”、“~箔”、“~荡”。2 姓。

shào

1 巡逻,警戒防守的岗位:~兵。~卡(qiǎ ㄑㄧㄚˇ)。~所。岗~。放~。2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历代标准不一。3 一种小笛:~子。4 用口吹出的高尖音:口~儿。5 鸟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