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蟹的拼音、解释、组词

膏蟹的简介:

gāo/gào xiè
1.食用蟹的一种。以其多膏﹐故名。

  • AI解释

膏蟹》,又称“公蟹”、“肉蟹”,是人们常吃的海产品之一,因其腹部肥满、含有丰富的蟹黄(也称蟹膏),味道鲜美而得名。膏蟹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海域中,常见种类有梭子蟹、大闸蟹等。膏蟹不仅是一种美食,而且在中医理论中,膏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造句

  1. 约上几个朋友,在中秋佳节之际,品尝几只新鲜的膏蟹,别有一番风味。
  2. 每逢周末,小明都会约上好友去海鲜市场购买新鲜的膏蟹,回家后亲自下厨烹饪。
  3. 膏蟹不仅味道鲜美,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4. 在寒冷的冬天里吃上一份热腾腾的清蒸膏蟹,那滋味简直让人心旷神怡。
  5. 每当朋友聚会时,张阿姨都会准备几只膏蟹,大家围坐一起享受美食,非常温馨。

分词解释

gāo,gào

1 肥,肥肉:~粱(肥肉、细粮)。~腴。~沃。2 脂油:春雨如~。~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3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肓。

xiè

〔螃~〕节肢动物,水陆两栖。全身有甲壳,足有五对,前双足成钳状,称“螯”,横着爬。腹部分节,俗称“脐”,雄性脐呈长尖形,雌性脐呈椭圆形。简称“蟹”,如“河~”,“海~”,“~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