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理的拼音、解释、组词

蠲理的简介:

juān lǐ
1.清理废除。

  • AI解释

蠲理》这个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其中“蠲”与“理”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不过,“蠲理”在古代文献中并非一个常见的固定词组,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其意涵。

  1. :通“捐”,有免除、去除的意思。
  2. :指治理或道理、秩序等。

综合来看,在某些语境下,“蠲理”可能被解读为“消除混乱、理顺事务”的意思,或者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中表达某种政策主张。不过,由于其并不常见,解释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结合具体文献内容理解更为准确。

造句

  1. 在古代:朝廷决定蠲除一切不必要的杂务,使得官府可以更加专注于治理国家。
  2. 在现代管理语境下: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高层领导决定蠲理公司内部的种种混乱,提升整体效率。
  3. 历史事件中:在一次重大的政治改革后,皇帝宣布要蠲理朝政,以期达到国泰民安的局面。
  4. 比喻生活中的困境:面对生活的复杂局面时,他决心蠲理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一片宁静之地。
  5. 政策推行上:为了改善教育环境,政府决定蠲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造句是基于“蠲理”可能的含义进行的创造性描述,并非实际历史文献中的用法。在使用时,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和相关背景知识来准确表达意思。

分词解释

juān

1 除去,免除:~除。~免。2 显示,昭明:“惠公~其大德”。3 古同“涓”,清洁。4 古代称一种多足虫。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