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子得梦的拼音、解释、组词
哑子得梦的简介:
yǎ zǐ dé mèng
比喻满腹心事,无处倾诉。
比喻满腹心事,无处倾诉。
- AI解释
在汉语中,《哑子得梦》并不直接指代一个公认的文学作品或典故,而是一个可能基于特定情境或创造的故事主题。通常这样的表述可能会出现在一些寓言故事或者民间传说中,用来讲述关于意外收获、梦想成真或者是聋哑人也能有非凡体验等内容。不过,在正式的文献和汉语辞书中,并没有直接与《哑子得梦》相关的确切解释。
解释
如果我们假设《哑子得梦》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主题,那么可以这样解读: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原本不会说话(哑子)的人,经历了一场神奇的梦境或是某种超自然的经历后,获得了某种新能力或领悟。这样的设定往往用来表达梦想成真、意外收获等正面意义。
造句
- 虽然他从小就是个哑子,但梦中他听到了自己从没有说过的话语,仿佛在梦里得到了上天的恩赐。
-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哑子,但在一次奇特的经历后,他不仅找回了声音,还获得了预言未来的能力。
- 在《哑子得梦》的故事里,主角通过一场奇妙梦境,突然间就能理解聋人从未能体验过的声音世界。
- 《哑子得梦》不仅仅是个故事,它象征着在看似不可能的条件下也能实现梦想的美好希望。
- 教师用《哑子得梦》为例,告诉学生们即便是面对困难,也不要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
请注意,《哑子得梦》并非标准词汇或广泛认可的故事名称。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假设进行的创作性解读与示例。如果这个故事有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是经典作品,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解释。
分词解释
哑
yǎ,yā
1 不能说话:聋~。~巴。~子吃黄连(歇后语,喻有苦难言)。2 嗓子干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沙~。嘶~。3 无声的:~剧。~铃(一种铁制的运动器械)。4 因发生故障,炮弹、子弹打不响:~炮。5 笑声(旧读yǎ ㄧㄚˇ):~然失笑(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得
dé,děi,de
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3 满意:~意。扬扬自~。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梦
mèng
1 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2 做梦:~见。3 比喻幻想或愿望:~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