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砚的拼音、解释、组词

瓦砚的简介:

wǎ/wà yàn
1.亦作"瓦研"。 2.以古宫殿瓦制作的砚。汉未央宫﹑魏铜雀台等诸殿瓦,瓦身如半筒,厚一寸弱,背平可研墨,唐宋以来人取以为砚。亦指陶制的砚。

  • AI解释

瓦砚》详解

定义与释义: 瓦砚,指用陶土或瓷土烧制而成的砚台。因其材质多为陶瓷制品,故名“瓦砚”。瓦砚的特点是质地较为轻便,成本较低,便于携带和使用。

特点: 1. 材质:主要采用陶土或者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过的瓷土制成。 2. 造型多样: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与大小的砚台,有方形、圆形等不同形态。 3. 文化价值:在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用于书写绘画时研磨墨汁,还常作为艺术品展示,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造句

  1. 这次旅行中,他带了一块小小的瓦砚,既实用又便于携带。
  2. 在古代,文人们常用瓦砚来练字作画,这种传统至今仍被一些书法爱好者所喜爱。
  3. 展览会上展出的一件精美的瓦砚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欣赏。
  4. 为了节省成本,学校采购了一批瓦砚给学生们使用。
  5. 来自各地的书画家们齐聚一堂,用各式各样的笔墨、纸张和包括瓦砚在内的不同砚台共同创作。

这些句子涵盖了瓦砚的不同用途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体现。

分词解释

wǎ,wà

1 用陶土烧成的:~罐。~器。~釜雷鸣(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2 〔~特〕电的功率单位。简称“瓦”。3 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当(dāng )(即瓦筒之头)。~匠。

yàn

1 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台。笔~。2 旧指同学关系(因同学共笔砚):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