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儒的拼音、解释、组词

遗儒的简介:

yí/wèi rú
1.犹宿儒。

  • AI解释

遗儒》这一词,在古汉语中指的是那些被朝廷忽略或没有受到重用的学者、文人或知识份子。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传统观念,强调了对知识价值和社会贡献的认识。

解释

  • :在古代语境中可以理解为忽视、遗忘或是留下。
  • :指的是从事学术研究、教育传播以及遵循儒家思想的学者或士人。

因此,“遗儒”一词实际上是对那些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朝廷重视的知识分子的一种称谓,体现了对他们的尊重和对他们所作出贡献的认可。

造句

  1. 古代不少才华横溢的遗儒因为不被当时社会主流认可而选择了隐居山林,致力于学问的研究。
  2. 虽然他并不是朝中重臣,但在民间却受到了极大的尊敬,被视为一位德高望重的遗儒
  3. 他的思想与当时的主流观念相左,因此长期处于遗儒的状态,但他的著作后来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4.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许多遗儒选择闭门著述以保存学问之光,而不愿参与政治斗争。
  5. 虽然在当时并未得到重用,但他被后世称为遗儒,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纪念。

这些例子旨在展现“遗儒”这个词所带有的学术追求、社会贡献以及历史地位的多重含义。

分词解释

1 丢失:~失。~落。2 漏掉:~忘。~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8 抛弃:~弃。

1 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2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家。~教(即“孔教”)。~士。~术。~学。3 同“ 懦 ”,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