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文的拼音、解释、组词
契丹文的简介:
qì/qiè/xiè dān wén
辽代契丹族仿照汉字偏旁创制的文字。分大字、小字两种。大字创制于公元920年,[hj]小字受回鹘文影响,由大字改制而成。1191年下令停用,后渐废。
辽代契丹族仿照汉字偏旁创制的文字。分大字、小字两种。大字创制于公元920年,[hj]小字受回鹘文影响,由大字改制而成。1191年下令停用,后渐废。
- AI解释
《契丹文》,又称契丹大字,是一种古代契丹人使用的文字。契丹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在中国北方形成过辽朝政权,其文字由耶律阿保机在920年左右创制,主要使用于公元10至13世纪之间。
详细解释
契丹文属于表意文字系统中的音节-语素混合式文字体系。这种书写方式结合了拼音文字和符号文字的特点,每个字可以表示一个单独的词或部分词语的意思。契丹文由28个基本字符构成(包括14个元音标记),另有附加符号用于表达特殊语法结构或标点。
契丹文起初是通过摩崖石刻、碑碣以及简牍等媒介传播和使用,后来也作为官方文书、文献记录乃至书籍的形式出现。尽管到了元朝时期随着汉字的普及而逐渐减少使用,但直到13世纪初,契丹文还在辽国宫廷中被广泛运用。
造句
- 这份契丹文碑刻对研究契丹的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 契丹文中的某些字符保留了古代契丹人独特的生活习俗和信仰观念。
- 考古学家在内蒙古的辽朝遗址中发现了许多使用契丹文字书写的文物。
- 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学者们正在努力研究并尝试恢复一些失传的契丹文书法技巧。
- 尽管现代已鲜有人能直接阅读和书写契丹文,但通过翻译与研究工作,我们仍然能够了解这一古老文明的秘密。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契丹文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代学者对于保护与传承这种珍贵文化遗产的努力。
分词解释
契
qì,qiè,xiè
1 证券,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约。~据。房~。2 相合,相投:相~。~合。默~。~友。~分(fèn )(投合无间的情分)。~厚。3 用刀雕刻:~刻。~舟求剑。4 〔~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5 刻的文字,近代称甲骨文:书~。~文(甲骨文)。
丹
dān
1 红色:~砂(朱砂)。~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青。2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3 姓。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