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师的拼音、解释、组词

讼师的简介:

sòng shī
1.旧时以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写状纸为职业的人。

  • AI解释

讼师》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特指以诉讼为职业的人,通常是指那些专门代理他人进行诉讼活动,并提供法律咨询或辩护服务的人员。在中国历史上,讼师的存在反映了民间对于司法程序复杂性的理解和需求,但因其社会地位和行为有时被认为不正当而受到争议。

详细解释

  1. 定义讼师是古代中国的一种职业,专门从事代人诉讼、撰写诉状等工作。
  2. 职能
  3. 代理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
  4. 提供法律咨询;
  5. 撰写诉状或答辩文书;
  6. 在法庭上代表客户发表意见或辩论。
  7. 社会地位与争议:在古代,讼师的社会地位较低,甚至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但也有观点认为他们的存在反映了当时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和民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

造句

  1. 明朝时期,许多百姓因不懂法而委托讼师打官司。
  2. 清末民初,很多地方出现了专门训练和选拔讼师的现象,以满足社会需求。
  3. 他父亲曾是一名著名的讼师,在当地颇有名气。
  4. 小说中那位讼师不仅精通法律,还擅长利用各种手段为当事人争取利益。
  5. 在那个时代,讼师往往是民众与复杂司法程序之间的桥梁。

分词解释

sòng

1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事。~案。~词。2 争辨是非:争~。聚~纷纭。3 自责:自~。4 古同“颂”,颂扬。

shī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3 效法:~法古人。4 榜样:~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7 军队:会~。出~。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9 一国的首都:京~。10 姓。